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纵横小说网 -> -> 小公主剧透后躺赢了

章节目录 第118章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这个人就是皇帝。

    她愤怒过,只是初入宫时皇帝那叫一个温柔体贴,她竟是被迷惑,以为哪怕入宫也能与皇帝做寻常夫妻。

    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她是如此的天真可笑。

    她于皇帝不过是个看中了就可以夺去的一盆花。

    如今想想,做普通女子,做不被皇帝看见的女子没什么不好。至少婚事不顺可以和离,可以自立女户,拥有自由身。

    萧老板能得自由,她得不了。

    就在贵妃沉浸在往事里时,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脸颊。

    “贵妃姨姨,你别难过了。”

    贵妃回神,发现小公主红了眼眶,赶紧挤出一个笑容。

    “姨姨没难过哦,谢谢念儿为姨姨着想。不过此事不急。”

    不想小公主因她落泪,贵妃俏皮道,“等到那一日,念儿知晓的那一日,我们去拜托太子殿下,他会允我出宫看看的。他可比大猪蹄子好多了,对吗?”

    温知念抽t了抽鼻子,略带哭腔的说,“好。”

    贵妃又是拿吃的,又是拿之前绣的衣服,终于将小公主哄好。

    温知念面带笑容的与贵妃告别,可等出了琼玉宫,立马垮下小脸蛋,又偷偷折返到门口,探出小脑袋偷看。

    【念儿不该提出宫的事情,不能办到的事情,就不该说出来让姨姨伤心,还让她安慰念儿。明明她也很难过,她才是不能随意出宫的人。】

    系统安慰她:【其实用能量更难被发现,只是她的担心不无道理。只要有人怀疑她离开了,想法子闯进来,我们反应不及时,不能及时用能量把她送回来,大家都会遭殃。】

    它能使用的范围也有限,要是离得太远,它也很难注意到有人闯入琼玉宫。

    温知念顿时蔫头耷脑,更不想回福泽宫了。

    一路噘着嘴,一不小心就溜达到官署附近。

    这儿既有政事堂,也有六部,几个官员正在议论秋闱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这批考生相当不错,一个个文采斐然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特别是解元梁高杰,切题切得巧妙,而且字字珠玑。”

    “我倒觉得第二名的任锦诗文章不错,言之有物。”

    温知念脚步一顿,她一扫之前的失落,哒哒哒的朝反方向跑。

    系统:【你跑什么?】

    【哎呀,念儿也是才想起来,乡试出结果了。京城这边出了结果,别处肯定也出了。鸿卓哥哥他们好像今年会下场,要是中举,贵妃姨姨也会开心。】

    她寻思着这会也就这个法子逗贵妃开心了。

    系统更觉奇怪,【那你问刚刚几个官员,不就知京城这边谁中举吗?而且,宁鸿卓时常考国子学的首名,这次怎么不是解元?】

    温知念顿时鄙视眼。

    她小嘴叭叭,和系统解释了大周科考的规矩。

    一般考生必须回原籍考试,不过如果在国子学太学学习,可以在京城以及附近的州府借考。

    家中长辈在京城为官,就必须去隔壁州府借考。要是在地方为官,就可以在京城借考。

    【鸿卓哥哥是隔壁州府的解元啦!】

    她说得信誓旦旦,认定宁鸿卓不会拿别的名次。

    事实也的确如此,宁鸿卓拿了离京城很近的一个州的解元。

    他也已经回京,准备明年春天的会试。

    面对妹妹的恭贺,他矜持的抿唇。

    并未下场的宁鸿羽抓了抓自己的一头炸毛。

    “不过,”宁鸿羽瞥了眼大哥的表情,提醒格外高兴的小公主,“这次乡试出了变故。很可能有人泄题了。”

    温知念震惊的捧住小脸蛋。

    第56章 舞弊

    尽管不到十六, 可宁鸿卓称得上学富五车,满腹经纶。

    受到家风影响,他挥笔即成的文章都算是言之有物, 而非仅仅追求华丽辞藻, 或是溜须拍马。

    太子曾特地考校过他的学识, 给出的评价是‘栋梁之材’。

    原著剧情里,其父为皇帝、户部背锅被下狱, 身为宁家子, 他今后无缘科考。

    再多的学识无处施展, 再多的才华也只能成为他人口中的笑料。

    几番试探, 宁鸿羽确定蠢哥哥听不到小公主的心声。这意味着蠢哥哥并不知晓,原本他今年没法下场, 更没法考中解元。

    宁鸿羽同样试探过祖父,祖父也听不到小公主的心声。不等他窃喜, 理智便告诉他,小姑母数月前的提醒代表她也能听到小公主的心声,否则身处深宫,如何知晓朝廷动向、帝王阴谋?

    之后再默默观察,季家的老将军, 叶天和也能听到。

    他只能恹恹的收起那丝窃喜。至少和蠢哥哥比,他赢了。

    宁鸿羽一开口,宁鸿卓便强调,“只是我的猜测, 不一定是事实。”

    同为考生,他并不想胡乱猜忌他人。

    “呵, 哪有那么巧?”

    宁鸿羽嘲讽:“梁高杰在国子学一直是中下游,平日里只知结社游乐, 拉帮结派的本事一流,可论及学问,没比我好到哪里去。”

    温知念捧着脸,“梁高杰?好耳熟。”

    思考几瞬,她‘嗷’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京城的解元!”

    宁鸿羽拿出一副文章。

    “这便是他这次乡试的大作,早就在考生中流传开,写得是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平时成绩不好突然考得好,”温知念公正道,“也有可能是平时藏拙,或是考试灵感大发。科考有时候挺看运气的,不是吗?”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