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纵横小说网 -> -> 小公主剧透后躺赢了

章节目录 第85章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“说!为什么跟踪她?”

    温知念好奇的跑过去,“跟踪谁啊?”

    少年抬头,正要解释,就看到人群被拨开,紧接着一个模样俊美满头白发的男人带着一堆仆人出现。

    男人作揖,“他是我家仆人,绝无恶意。这其中应该有些误会,不如我们去酒楼聊聊?”

    温知念抬头,对上云岫含笑的目光,微微张嘴。

    “这位小女郎,我家仆人绝无恶意。”

    “啊,”温知念突然拔高音量,“男人,白发,年轻,长得好看,你就是那个人贩子!来人啊,快点抓住他!”

    第40章 重开武举

    云岫表情一滞。

    吃瓜群众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“人贩子?”

    “谁是人贩子?”

    “说起来这伙人怎么和咱们大周人长得不太一样?”

    突然被开除大周人籍的云岫:“……”

    偏浅的瞳仁盯着小公主看。

    温知念一个闪身躲在林姑姑身后, 随后探出圆滚滚的脑袋,黑亮的大眼睛警惕的盯着他看。

    “告诉你,我可聪明可警惕了, 不会被你拐卖的!”

    云岫差点气笑了。

    好你个浓眉大眼的太子!看着纯良, 心眼居然这么黑!

    云岫正欲解释, 围观群众就已经扑过来,准备将他们扭送见官。

    明里暗里保护温知念的人也站出来, 将双方隔开。

    云岫眼睁睁看着与小公主的距离越来越远。

    等人被带走, 人群散去, 温知念才拍拍心口。

    “这也太猖狂了, ”她不满道,“光天化日之下, 人贩子就敢出来偷小孩。”

    她拔腿就要往府衙走去。

    “得提醒府衙的人多多巡视。嗷,还有十六卫他们。”

    想到刚刚那个白发男子就是去的府衙, 林姑姑赶紧阻止她。

    “殿下,随便派个侍卫过去提醒就行。他们走得还快些。”

    小公主顿住脚步。

    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,又盯着一排侍卫的大长腿看。

    侍卫们:瑟瑟发抖!

    一个机灵些的侍卫主动站出来,“殿下,请允许卑职前往府衙。”

    温知念摆了摆手, 那侍卫拔腿就跑,眨眼间就不见踪影。

    她只能盯着余下的侍卫……的腿看。

    侍卫们:“t……”

    “噗!”

    明显的笑声传来。

    温知念‘咻’的扭头看过去。

    鼓着脸,她不满道,“鸿羽哥哥, 不要笑了!”

    宁鸿羽举手投降。

    “我刚刚远远就看到他尾随你们,才阻止他。如此大胆, 应该不单单是人贩子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什么?”温知念不解的眨眼。

    宁鸿羽语塞。

    他回忆起那群人的模样,除了为首的白发公子, 余下的肤色都是小麦色。

    “看上去常年待在日头下,可手上的茧却不是干农活的。衣着偏东边沿海一带,配饰多是珍珠贝壳,口音却与东边沿海有细微的差别,莫不是海上哪个群岛的人?怎么突然来京城?”

    宁鸿羽摸摸下巴,“这一行人都十分有钱,刚刚围观的百姓里有人提及他们有个马队,更像是海上百姓来京城行商。来找殿下,莫不是想通过殿下成为皇商?”

    他一通分析,迟迟没听到别的声音,垂眸一看,发现小公主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他。

    “怎、怎么这么看我?”

    “就是觉得,”温知念惊喜道,“鸿羽哥哥好聪明啊!明明第一次见到他们,可以分析出这么多!”

    她夸张的用手划拉了一圈,却忘记一只手还拿着包果干,直接来了个公主撒果干。

    “啊,我的果干!”

    眼前身影一闪。

    等她回神时,宁鸿羽已经拿过纸包,接住了所有果干。

    就身手来说,不及叶天和,却又比好些个侍卫还厉害。

    温知念再次双眼亮晶晶,“你身手也好好。又聪明又会武功,鸿羽哥哥,你咋这么厉害呢?”

    一头炸毛的少年不自在的别开脸。

    “也、也就那样。我在国子学常年倒数,远不及鸿卓那个万年第一。”

    系统也提醒小公主,【这个时辰国子学应该还在上课,这孩子是逃课了吧?】

    温知念不赞同的摇头。

    “就算是双胞胎,肯定也有各自擅长的和不擅长的。鸿卓哥哥学问好,那鸿羽哥哥就是武功好啦,还聪明,感觉很适合破案呢。”

    她哒哒哒的跑过去,举起那袋果干。

    “这个送给鸿羽哥哥啦,是奖励,也是鼓励。”

    “鼓励?”

    “嗯!”温知念重重的点头,“也许鸿卓哥哥将来会考个文状元,但鸿羽哥哥也能去考武状元呀!宁家一门双状元,哇塞,听上去好棒哦!”

    空出手了,她顺势捧着脸,嘀咕着,“要不念儿也去考考?还得让太子哥哥考。这样咱们家也是一门双状元了。那念儿考文状元还是武状元?”

    大周重文,几乎所有官员都是通过科考进入朝堂。

    一个人学问好,就意味着有前途。

    宁家这一代的两个孩子在学问上天差地别。一个入学就是第一,一个永远倒数,还时常与人发生冲突,桀骜不羁,时常被教谕们教训。

    定安侯对此倒没什么意见,可远在乾州的父亲时常写信回来,嘱咐他要多和大哥学习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