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纵横小说网 -> -> 巧妇当家

章节目录 第119章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小炕不大,铺了厚厚的棉褥,放张一臂长的竹雕小几,寻常摆水放册,十分方便。

    日中若是犯困,也能躲懒舒展地躺上一会儿。

    崔三先往水桶了放好姜块,这才起身捏起本册。

    看了半晌,比划问起:“二十几人?会不会太累?家中放不下吧?”

    秦巧捂嘴笑起来:“吴家管事今儿可不止买织机,他还想跟我的织娘行合作呢!”

    第60章

    吴家以茶山起家,在整个县里是数一数二的大富户。

    进春搭上了大罗湾的人情脉络,很想沾一沾布料行当的风光。

    县里布行一向是由赵家把持,他家官道疏通顺达,遇不上什么坎儿,旁的散行户几乎牵动不到利益。

    若是吴家要插手,那就不可小视了。

    赵家当家人吩咐去细细打听。

    没过几日,便晓得吴家管家在大罗湾两里地外的满井村购置了不少织机。

    满井村?这是哪个犄角旮旯生出的奇货?

    赵家人疑惑不已。

    一时满井村秦家的名号在县里布行当明里暗里传了起来。

    而被议论纷纷的秦家四个正襟危坐,屋子对首是牛闰林。

    一个肿着眼窝青的牛闰林......

    “牛大掌柜还能追得上你?”

    阮氏惊愕发问。

    牛闰林摇摇头:“我爹追不上我,但他手底下那群长腿的徒弟能撵呐。”

    他语气懊恼,显然觉得自己委屈。

    能不委屈吗?

    明明家下阿奶已经被他劝的同意了。谁知一换天,他娘从满井村走了一趟,回去之后哭天抹泪,伤怀地说了许多,最后竟是死不点头,扬言‘除非天打雷劈要她命,姓黄的人家休想进牛家的门’。

    “欸!这就是没缘分。”

    阮氏苦着脸,“那你是如何打算?”

    牛闰林咕哝半天,到底没说清究竟,只撂下一句‘等家里缓和几日吧’。

    秦巧坐在一侧,却看出他神情间的犹豫和迟疑。

    于是开口说起吴家上门的事情。

    有了生意经,萎靡的牛闰林终于打开话头。

    吴家一道绝非小事,他一听对方想与秦家收织娘的工活合作,很快想明白内里。

    “二娘子,你如今招揽织娘,多是本村有些底蕴的人家。这类人家舍得应学银子,再合买上一座织机,不过半载就能织布养家。”

    “世上有积蓄的家户不少,更多却是一年到头进出勉强裹平的下户。这类人难道不想学织布,不想多一门养家的手艺嘛?”

    秦巧:“他们想学却没得法子。”

    牛闰林抚掌一笑:“所以吴家这本买卖筹划得可真精细。他家不出织机,又用不着去寻本就有织布技艺的织娘,只出生丝生棉生麻等原材料,一等日子到,只备好车马,来你这里搬走现成布匹,交付银子。”

    秦巧自然明白这些,只是不懂他为何高兴。

    牛闰林便解释起来:“吴家做生意比你我在行多了,此类事情风险都在这座小院,一根丝到一匹布,所有繁冗他家一概不沾,多好得买卖!所以他家分润利按照三七来,是有些欺负人的。”

    三七分,自家是不出原材料的钱,可织机养护、织娘规训工钱等、原材料耗损回补等自行承担。

    杂七杂八下来,一匹布也不过是一二百铜钱的纯利!

    牛闰林手指头翻飞,账算得很快,得出结论:“这买卖上赶着的不是咱们,秦二娘子若是想做,先抻几天吧。”

    其实与吴家合作,跟工坊是没什么关系的。

    工坊买卖一向只与织机买卖有关,崔三一人足够。秦巧单做织娘规训,与工坊购置织机从来都是利落账目。

    秦巧将吴家的事情说给牛闰林听,也是想着他在本地相熟,懂些暗规则。

    对于吴家合开织娘行一事,崔三持保守态度。

    他盘过家底子,虽不至于富裕,却衣食丰足,已然是满井村中日子算中上等的人家。如今他们守着工坊,招了不少眼红,若是再建起一座织娘行,里里外外打点,实在照应不来。

    再说县里门道复杂,万一答应吴家,人家树大根深无所畏惧,自家小蒲柳如何经得起风雨?

    若起贪念,易招是非。

    他将想法告知秦巧。

    秦巧颇为认同,“要不还是算了?”

    崔三点点头。

    故而吴家管事上门时,真切表示自家门庙小,怕是要辜负美意了。

    吴家管事好言好语,还是换的推辞,出门时候唉声叹气。

    消息传到县里,已然是几日后。

    赵家管事一听下人回话,顿时愣住:“没成?秦家竟舍得富贵,不与吴家好好交道?”

    下人笑笑:“许是听说咱们家的厉害呢。”

    赵家管事沉吟了下:“莫不是吴家耍计策,面上传坏消息,暗地里头还在筹划吧?”

    这话下人便不敢说什么。

    说多了,将来若是印证什么,岂不是落到自己头上?

    赵家管事左思右想,还是起身,请告进了老太爷的屋里,将事情回禀。

    一生打拼、风里来雨里去多年的赵老天爷闻言冷道:“吴老头一死,底下的小辈真是不成器。商司买卖是几十年定下的规矩,凭他吴家三五分地,也有胆子抢我的买卖!”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