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纵横小说网 -> -> 巧妇当家

章节目录 第84章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可惜公爹欠了债务,叫人家上门挖了去,从此后想吃果子,就只能去后山摸些野地里的。

    吃得再香甜,一半足够了。

    阮氏将手里的另一半递给丈夫,桌上的另两个让秦巧快收起来:“你按着数买的,一人一个,别都偏心给丰收。”

    回味着嘴里的甜味,阮氏重新拿起针线,一边熨衣,余光看向在缝边的小姑子,打听起来:“夜里时候,我听着小白出门了,是寻你去了?”

    秦巧含糊地唔道:“嗯。有些事儿要说。”

    大半夜,能有什么事情?

    阮氏心底笑得暧昧,面上不留痕迹,若是惹了二娘生恼,她可不知道怎么哄人。

    可她又不想白饶了去,于是哼哼起村里人常唱起的小调子。

    起先秦巧还没在意,因是些俗言,她听不大懂。

    察觉到阮氏时不时瞄向自己的略带情态的眼神,顿时醒悟过来,尤其是那句‘穿新衣,去和我那新啊~郎啊~啊~会会呀~~’,听得头皮发麻:“我去洗鸡笼子先。”

    前脚出去,后脚北屋一阵响亮的笑声。

    秦巧揉揉发红的脸蛋,凉意扑面,人才清醒过来。

    有料子,现棉花,再加上阮氏手脚麻溜,日昏时分,崔三一进门就收了件新衣。

    秦巧被搡进东屋,不敢直视阮氏打趣的眼神,只好认真看这衣裳是否合身。

    细细看过,再让他伸胳膊转腰,“咯吱窝这儿有点崩线,紧不紧?”

    崔三做了一个磨木头的动作,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先换了吧,暮食吃过,我给你改改,明儿就能穿。”

    家里吃得并不多丰盛,偶山间捉个鱼鲜兔子一类,至少温饱不愁。加上他卖力气,每顿饭食总给的多些。

    瞧着是比一开始回来的时候要胖些。

    这是好事呢。

    她心里想着,一扭头,顿了一下:“改日另在东屋角上盖个小间吧,到时将爹娘的牌位迁出去。”他一个大活人,和两个牌位过日子,不太吉利。

    崔三从实点头,耳听外院没什么声响,随手放好新袄衣,缓步朝她靠近。

    秦巧心头怦怦,下意识后退一步,道:“你做什么?”

    刚定下情义的男子显然是克制不住的。

    今日凡是有空,他脑海里总是浮现她的面容。

    她有一双不画而翠的眉,眼如水杏,昨日松挽长发,苗条的身量晃在他梦里。

    苦活磨锻她,于是削肩细腰,见之欣喜。

    他几乎就贴着她站定。

    啊...两边腮上的几点小雀斑真是俏皮可爱!

    若是口能成言,他必要说些不着调的话。就这般脉脉相视,才最美!

    下一瞬又觉得不够,于是果断伸臂将她抱紧。

    她僵板着腰,应是紧张的。

    自己也是,好辛苦的前半生才拥到了心坎上的女娘。

    蹭蹭她的鬓角,闻到她发间清淡的皂味,还有两颗步调一致的心脏。

    秦巧被她大狗似的磨蹭痒得险些笑出声,发觉自己双腿发软,心头软成一滩泥,索性懒得挣扎,伸出手摸上他的后脊梁,一寸寸向下,双手结个扣,感受从未有过的美好。

    夕阳的余晖淡去,屋中也变得模糊不清。

    她终于下了力气挣扎下,“再晚,嫂子又要笑话我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险些一巴掌扇自己。

    什么时候自己的嗓音变得这么黏糊糊?

    崔三却喜欢,与她额头相贴,笑得情真意切。

    再到灶屋,阮氏看破不说破,闷头端饭。

    只不过在崔三去院里忙活什么竹架子流水的东西,趁机问秦巧:“二娘,往后你们还分屋子睡吗?”

    秦巧被问住了,“...我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同住会不会有些快呢?毕竟昨日才拉手,今日抱过,夜里就相拥而眠?

    阮氏很气壮山河:“这有什么?你两早就是成婚的夫妻,住一个屋子有什么不妥?”

    她想想南屋的大小,“要不然暮食后,你就搬进东屋子去?”

    第42章

    秦巧摇摇头。

    当时事出突然,豁出去舍了名节。眼下真有情意,倒是裹手裹脚。

    “也不急。新旦后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阮氏也不强求,小两口入洞房是私密事儿,她过问过问,多了就显得不识礼。

    打这一日后,秦家的小日子变得很有例数。

    惯常出门学艺的崔三、日砍旦柴去镇上的秦巧、操持家里吃喝牲养的阮氏,还有一个被护在羽翼下的秦丰收。

    满井村也无大事,左不过是些鸡零狗碎。

    诸如邻居林家二全定了旁村蒙家姑娘,来年三月就要成亲。

    保长五十大寿,铺摆了十桌流水宴,秦巧花五十文买了福寿字样的红封糕点送去随礼。

    不知为什么,黄婆子与家中儿媳闹僵,多少人都劝不合。

    云云杂杂,秦家只当这些事情是生活的调味,随耳听听。

    一转眼,入了腊月,家里养的蚕终于完成结茧。

    这一日镇上木工铺子放休,秦巧和崔三出门一同上山,前后一个时辰左右,将自家和胡老家的柴垛子堆得高高的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