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纵横小说网 -> -> 大都督曾是我阿兄

章节目录 第13章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妃令和宜都这里是一人一块玉料,未经过雕琢的原料,俩人也瞧不出个所以然。不过知道他出手便不会是便宜物件,这下大大丰富了妆奁盒,实在是叫人开心。

    这边安执白对来年的春闱很是看重,如今在戚府上有了戚如敏的点拨,他半分不敢含糊,比之从前更为刻苦。宜都偶尔从他院外经过,可从未见他屋中烛火熄灭过,仿佛是一直不眠不休。

    自然,他也再未出现在戚府众人的饭桌之上出现过。

    饭菜都是直接送到他书桌旁,另还要叫他的书童盯着吃完,不然这人往往将饭菜晾在一边,只顾着钻进书本里研究去了,你问他上一顿吃了什么,他半点记忆都不曾有。

    大娘子怕他饿着,在小院里特地给他备着小厨房,除了一日三餐另还又加了一餐夜宵,防他夜深还在饿着肚子用功,把身子都要熬坏了。

    倒是叫大娘子想起自家几个小郎君,从前苦读之时也是这般没白天没黑夜的熬着学着。大郎小小的时候没养成早早夭折,剩下两个大一些的学有所成后都放到外阜做官去了,只最小的那个最是顽劣,在外祖家随着舅舅舞刀弄剑的,一年到头也不见回来。

    大娘子叹了一口气,若是四郎能有执白一半的用功,她不知能省多少心思。

    可惜是个来讨债的,谁也降服不了这匹野马。

    她自执白的小院出去,渐渐走到二进的门边上,抬手扶了下门框,这会儿的功夫突然叫守门的婆子唤住,“大娘子,门外有人送了东西来,说是宫里赏得,您要不要去瞧瞧?”

    “宫里的?”

    大娘子虽意外,倒也不觉十分新鲜,“是慧美人差人送来的?”

    婆子说瞧着不像,“慧美人身边那几个常走动的咱们能认得住,这个派头要更大些,还说娘子不用亲自到宫里谢恩了。”

    “谢恩?”

    这话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得。

    可是,除了慧美人阖宫也没她认识的贵人了。

    她边向外走边问着,“送了什么东西来,你可看清了。”

    “听外家说,是上好的金星紫檀打得几张案子,这样一套家具,不知要寻多少料子才凑得齐。”

    第7章

    戚家也有金星紫檀的器物,是一件玉雕的托底,只巴掌大小便已价值不菲,若是要打成几件家具,简直是难以想象。

    大娘子迅疾如风,一会儿功夫便已经转到影壁之后,正看到院落之中摆放整齐的几件红木。果真是好东西,阳光下有斑斑金光闪烁,一瞧便知这东西绝不是俗物。

    大娘子一面惊诧,一面招呼一旁立着的几位传话的内侍。

    “不知寺人如何称呼?”

    “称我王内侍便好。”

    内侍身子立得笔直,略抬手做了个问候的手势,神情颇为倨傲,并不十分将她这位学士府的大娘子放在眼中。

    可见应当是哪位贵人身边伺候的近侍,那贵人在宫中的地位恐怕不同寻常。

    大娘子耐着性子继续同他闲聊几句。

    “王内侍还是请先到府上小坐片刻,咱们这里有不错的金瓜贡茶,还是去岁官家所赐……”

    王内侍却轻蔑地将视线投在大娘子脸上,“咱们宫里不缺这些个东西,玩意儿似的,还是大娘子留着待客吧。”

    叫他一句话顶个倒噎气。

    大娘子忍了又忍,“那,不知王内侍出自何处,以后也好前去拜见赠礼的贵人。”

    王内侍一扫拂尘,仿佛这院中有什么不洁之物,掖了掖鼻子道,“咱们是越秀宫出来的,娘娘也不是日日得闲,待有召之时娘子再行入宫吧。”

    说完也不等大娘子回话,踅身出了戚府大门。

    大娘子这时却顾不得再追究这位寺人的阴阳怪气,方才那“越秀宫”三个字仿佛一记重锤,砸得她头晕眼花。

    越秀宫主位,不是那位飞扬跋扈的贤妃娘娘,还能是谁?

    大娘子只觉这青天白日的,忽而一阵眩晕,立刻便萎下了身子,栽了过去。

    身边人七手八脚的将人搀扶到阴凉处,众人一边打着扇子一边递上茶水,好歹将人折腾得有了些精神。

    大娘子并不想同贤妃扯上关系,固然是因为五王纨绔的名声在外,那五王正妃之位已经定了独孤家的一位娘子,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贤妃身上。这位出身世家大族的贤妃娘娘,是个跋扈专横之人,在宫中横行了几十年,官家念在她陪伴多年又痛失三子的份上多有宽宥,便也纵得她越发无遮无拦。

    前次,德妃阿姊被召入宫陪伴患病的妹妹,仅是在长街上离得远了些,未及时回避贤妃轿撵,德妃阿姊便被宫人当街掌了二十个巴掌,力道之大,德妃阿姊当时便聋了一只耳朵。

    可官家念在五王刚得胜班师,军功相抵,并未将其母妃过多责罚,德妃听闻后愈发是一病不起。

    宜都怎能同这样的一家扯上关系。

    大娘子当夜便生了一场急病,夜里发起高热,怎的都降不□□温来。

    宜都在前院打听了一番,单单弄清了是贤妃送了礼来,至于是什么名目说法,具是一头雾水,人人都说不知。能探听到的,唯有那寺人走后阿娘便晕了过去。

    那人惯是颐指气使,也不至于将阿娘气成这般样子。

    贤妃之子便是五王,五王同二王交好,那么贤妃送了礼过来便是想要拉拢阿爷了?既然是送给阿爷的,阿爷还立在一旁好好的,没道理阿娘却这般虚弱,一病不起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