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纵横小说网 -> 玄幻魔法 -> 缚罪者[刑侦]

章节目录 第26章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齐昭海皱起眉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转头向宋冥看去,却见她眼底竟没有惊慌,只有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平静。

    一种厌世的平静。

    “齐队长是担心在任期间有冤假错案?”宋冥偏头瞧他,冷白的灯光照在脸上,呈现出瓷器般易碎的清冷感。

    齐昭海没来由地觉得胸口堵得慌。

    他一下子移开了眼:“现在当务之急,是证明我们的猜测属实,杯子上你的指纹确实是被凶手利用的。然后,赶在凶手再次嫁祸给你之前,找到那个杯子。”

    宋冥:“齐队长想要怎么做?”

    “但凡接触,必留痕迹。”齐昭海摩挲着拇指关节,目光凌厉:“这也是一条理论,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。”

    换言之——

    只要符苗苗做过这件事,就必然留下证据。

    .

    因为这条理论,他们到了宋冥上课的教学楼。

    那是云程大学里最高的一栋楼,楼体颇有气势地拔地而起。钢筋混凝土的结构,使它具有一派老学究式的严肃。

    宋冥站在楼上,往下望去。

    透过教室的窗户玻璃,校园里阴沉沉的夜色一览无遗。那格外深沉浓重的颜色,几乎令她想起了学校里某些不详的传闻。

    有人从这里跳下去过。

    不止一个。

    头骨崩裂,皮开肉绽。淡黄色的脑浆流出,浸透了地砖……

    宋冥抿了下唇,及时阻断想象。她回首,看向饮水机和墙体转角边忙活的痕检员:“齐队长为什么带我来?在这里,我的心理学毫无用武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不为什么。”

    齐昭海扬起眉梢:“只是想让你见识一下,那些保存得比那些监控更久的证据。”

    仿佛是想要印证这句话似的,没过一阵子,痕检就已经忙完了:“这饮水机上的指纹都提取到了,还真不少。可能这里的保洁擦饮水机的时候比较敷衍,很多犄角旮旯都没顾上。”

    “辛苦了。”齐昭海真心实意地说 。

    痕检员笑了笑,开始收拾工具:“虽然我不敢保证,里面有没有七天前的指纹。但这样的载体状况,如果不去擦,指纹保存七天以上不是问题。”

    符苗苗倘若真的动过手脚,留下指纹的可能性很大。

    闻言,齐昭海的眼底亮了几分。

    宋冥不禁失笑,分明只是找到了给她证明清白的证据,齐昭海看上去却居然比她更要激动一些。

    “对了,除了指纹,我们还在纸杯的包装袋上提取到了一些物质。”痕检员将沾有提取物的棉签装入试管:“具体是什么物质,我们还需要回去确认一下。”

    物证的提取顺利完成,眼看案件侦破在望。

    不料,状况突发。

    “齐队你快去看表白墙!那上面都要吵翻了!”樊甜恬火急火燎地打来电话:

    “有个自称是强/奸案受害者的人,把房仁延做过的那些罪行都说了出来,觉得他罪有应得。最重要的是,现在网上都快要把杀害房仁延的人,给捧成一个英雄了!说她锄恶扬善,为民除害……”

    凶手摇身一变成了英雄。

    那么缉拿凶手的警方,自然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对立面。

    这些人对杀房仁延的凶手有多崇拜,对警方的抓捕行动就有多大的恶意。

    齐昭海当即打开手机,然而宋冥的动作比他更快。由于在此之前,宋冥已关注过这个校园表白墙,当她点进表白墙里时,铺天盖地的信息瞬间淹没了视线。

    最顶上的,就是将舆论彻底引爆的信息:

    “听说房仁延那个狗东西终于死了,真是大快人心!趁着这个好日子,我就来跟大家细数一下,这些年里房仁延做过的那些龌龊事……”

    第14章 校园活尸14

    深夜,人脑的额页系统和颞页系统活动减弱,抑制情感的血清素向褪黑素转化。因此——

    这是情绪发酵最快的时候。

    在这个注定不得宁静的夜晚,无数期末熬夜与半夜惊醒的学生们,同时看到了表白墙上这则骇人听闻的信息。这信息活像一枚炸/弹,霎时间引爆了滔天怒火。

    为什么坏人能作恶多年,好人却要付出代价?

    发帖、留言、抗议……

    怒火蒙蔽了他们的双眼,他们竭尽所能地表达对警方的不满,却独独忘了质疑,自己坚信不疑的“真相”是否被有意歪曲。

    符苗苗坐在审讯室里,神情异常平静。

    一石激起千层浪。她是扔下那块石头的人,欣赏浪花时自然也神闲气定。

    她喜欢操纵别人的感觉。

    不管是生死上的掌握,还是情绪上的控制,都令符苗苗享受。

    对表白墙上那条编造出的消息,符苗苗很有自信,这引发的影响足以让那些警/察们疲于应对。她低着头,为之暗暗窃喜,心里却禁不住想起了曾经噩梦般的遭遇。

    审讯室里光线暗淡。

    只有她对面的桌子上,还亮着一盏台灯。

    符苗苗出神地盯着那过分明亮的灯光,看了很久很久。直到眼眶发酸发痛,视网膜上被烙下光斑,她才舍得稍稍闭起眼睛。

    那则信息,她写得半真半假。

    真假与虚实混淆在一起,是最不容易令人怀疑的。而关于强/奸案的那一半,是真的。

    在这一点上,她没有骗人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