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纵横小说网 -> -> 白月光觉醒1999

章节目录 第90节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“怎么会这样。杂志上不是说,周主编和你一见如故?”

    秦素顿时觉得自己那些单子,烫手起来,当即表态:“你要是跟他们有不舒服,我们这边单子不做了,我马上推掉!组员也会支持的!”

    听到这样的话,沈雪青心尖都软下来了。

    “不至于。那都是一开始的时候的事情了,现在是他们求着我们了。而这个转机,就在于,我拿了一封罗老师的介绍信过去。”

    秦素脸色一变,沈雪青知道她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当初的外贸公司是你和我们一起跑的,主要靠的是大学生劳动力便宜。而杂志出版社这边,也不是做慈善的,也提出要求,必须要让罗老师也联合署名。”

    沈雪青一笔一笔地给秦素算:“罗老师一开始帮我们申请了教室,又去院长办公室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办公用品。相当于水电费和场地租金,还有一批成本,都省掉了。如果你要办公司,还好意思占学校便宜吗?还好意思让罗老师不停地费心吗?”

    “还有,我们的组员都是学生,信任的不是我们,而是学校这个平台。脱离了学校的平台,就算这几届同学知道我们,后几届的学弟学妹呢?你开了公司,就要对员工负责,保险要不要交?工位要不要配?这又是一笔成本。最重要的是,翻译之家现在虽然蒸蒸日上,可是怎么和外面资本主义的大企业比呢?”

    临清大学的招牌响当当,同学们如果因为信任加入他们,就会有人丧失掉更好的发展机会,这样的局面不是沈雪青想看到的。

    其实,就连秦素的转变也在沈雪青的意料之外。

    上辈子没有翻译之家,秦素从来没有接触到这些诱惑,一直都坚定地走在了自己的道路上,未曾改变。

    “再说说客源问题。旅行社这里,在和我们合作之前,人家就已经做了很久的外宾生意了。现在只是因为我们学生群体更有性价比,所以才改变了合作对象。哪一天如果他们收回这个生意,我们就又断掉一条退路。”

    “成本,员工,客源,都依托于他人。翻译之家想改成公司很容易,但是实际上就是一座空中楼阁。如果想捞一笔就走倒是没什么问题,靠着我们背后的其他人,我们的确可以迅速扩张起来,积累一票原始资本。”

    秦素喃喃自语:“可是那样根本就是在快速自杀,对不起老师的支持,也对不起信任我们的同学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这个道理。翻译之家,只有扎根在临清大学的土壤里,才能够发挥它的最大效用。我从一开始,就没有打算把它搬到更大的舞台上。”

    沈雪青特意问了一句:“素素,你还记得上学期,你和我一起做的书单,你看了多少了?”

    秦素后背惊出一身的冷汗,一时间,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第83章 小饭馆了

    罗建利发现最近秦素的状态改变了许多, 收起了浮躁的心态,更加的稳扎稳打了。

    他特意问了沈雪青是怎么回事,沈雪青只说是秦素想通了, 之前放在赚钱的心思上太多了,现在打算要好好补一补学习。

    “就是要这样的。”罗建利很满意。“你们还是学生, 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。秦素的爸妈都为她打下了基础, 她天然地就有更好的资源平台,如果因为一时的利益诱惑,而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,得不偿失。”

    沈雪青笑着回复:“老师您说的对!”

    罗建利又问她:“你真的想好了, 真的打算把翻译之家的合同什么的慢慢的都交到院里?这可是你一手创办的,只要有我在, 没人敢说你什么。”

    沈雪青点头:“我借着院里的东风起来,当然也要回报一下院里嘛!”

    翻译之家的爆火,让院里也看到了新的挣钱途径。

    院长眼馋金融系的挣钱能力很久了, 没想到自己院里如今也出来了一个财神学生, 一举把外语系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
    在这件事上, 外语系也扬名了, 但是实际的好处并没有多少。

    已经有其他老师对此有意见了。

    “活动教室本来就是每年申请轮换的, 翻译之家越做越大, 这是打算牢牢霸占这么好的位置, 这么大的教室呢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大一学生,罗教授也是纵容过头了。在外面造噱头,还上报纸,上新闻的。结果我们系里, 经费都紧张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院里搞点活动都没人参加了,全都扑在了她那个翻译之家赚钱。像什么样子!”

    罗建利早就知道这些个风言风语了, 但是他从来没有和学生提过半句。

    一直到沈雪青现在主动提出来,要慢慢分权,再分出去一部分分成给院里,他才去和院长提了提。

    院长人在办公室坐着,天降一笔横财,顿时眉开眼笑的。

    “这样的学生,我作为院长,当然要大力支持!绝对不会亏待的!”

    院长私下和罗建利说好了,之后大三的出国交流游学的名额,一定会出现沈雪青他们几个人的名字!

    不过现在,沈雪青还不知道这些,罗建利只是暗示她:“无能的人才会说闲言碎语,你付出的,最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外语系高调地宣布恭贺了沈雪青复赛冠军的事情,又引起了一阵讨论。

    如今的沈雪青,是学校里响当当的头号风云人物了。

    长得漂亮,成绩好,复赛冠军,还会挣钱,多么完美的一个女学生啊!

    沈雪青的大名,甚至传到了其他的学校里。

    当初高校英语言演讲大赛的复赛场上,来自其他学校的选手,无一不对她的表现印象深刻,而后的杂志风波里,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听说了一点。

    科大附近的小饭馆里,有人拿着泽元那期言辞激烈的报道问这是真的假的。

    科大的参赛选手中有一个男生,当日就是在沈雪青之后演讲的,虽然被沈雪青压下去风头,但是他非常佩服对方的剑走偏锋的架势。

    因此,他立刻就痛骂起来那些八卦周刊了。

    “什么狗屁东西,围着人家女同学,真不害臊。当天在场的老师同学,没有一个人对沈雪青的冠军提出异议的。沈同学从第一轮开始就是遥遥领先,第二轮也是评委们复核过了才决定的。这些小报记者就是瞎写,看到一个女生就要妄想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!”

    旁边围过来不少听八卦的同学。

    “当真如此?那这些记者真是可恶啊,随随便便欺负人。”

    “新时代了,这些记者是不是以为我们大学生好欺负。”

    “我回头也要去投稿,帮沈同学讲话!”

    “不过么,沈同学这张照片拍的真是我见犹怜,不晓得真人是不是也这么漂亮。”

    参赛的男生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:“那可不,她可好看了,可惜我没有勇气上去求合照,不然我也能给你们显摆显摆了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一个声音从旁边突兀地插过来:“你没有!我有啊!”

    一个醉醺醺的男生挥舞着一张照片闯入了核心的圈子。

    这个男生不是别人,恰好就是最近失意许久的郑长平。

    上次去临清大学闹了一次,内部通报批评之后,他立刻就丢了班干部的职位和即将到手荣誉,沉寂了好一阵子。

    他叔叔问清楚事情之后,没有怪他,反而是叹气:“好厉害的小姑娘,可惜了。你要是慢慢来,没准真的能娶回家的。”

    叔叔还不死心,追问了他好几句:“有没有小姑娘照片?她真的是农村出来的?她现在有没有对象?真的完全不可能了?”

    郑长平当时有些懵了,后来才想起来以前家里真的有妹妹和沈雪青的辩论队的合照。

    打了电话叫郑长芸寄过来照片,郑长平回头问叔叔为什么这么看重沈雪青。

    叔叔却说他榆木脑袋。

    “你光想着要找一个有文化的温柔的对象。却不知道找老婆更要找厉害的,镇得住大后方场子的。戚继光为什么这么厉害,他家里老婆才是大头。戚夫人靠空城计保住军属,戚继光才可以在前方无所顾忌。”

    “你之前碰到这个小姑娘,要是先下手了,现在么还好有个说法。你要是去他们学校时候不要着急,慢慢等着先从朋友做起,说不定之后还有机会。可惜你在学校一学期也飘了,想拿捏人家,才叫你偷鸡不成蚀把米。真是可惜了。”

    郑长平听完叔叔的分析,只觉得懊悔之情直冲天灵盖,一连好几个月都胸闷气短,索性经常去校外小饭店喝两口。

    谁知道他不再去打听沈雪青了,沈雪青的名字却偏偏还要往他耳朵里钻。

    郑长平掏出胸口口袋里的照片,趁着酒醉就开始胡言乱语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是想看人长什么样子嘛,我告诉你们,以前我和她通信两年呢。现在人家攀高枝,看不上我了,我只好拿着照片当个傻瓜头子咯!”

    “哪里来的醉鬼,胡言乱语的。照片拿过来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参赛的男生瞪了他一眼,把照片拿到手上仔细端详。

    “还真是沈同学。不过你这一看就是活动合照,谁知道你是不是从你们高中的橱窗里扒下来,跑到这里害相思病的。”

    参赛男生嘲笑郑长平:“你是哪一届的,我都混不到人家沈同学的零头,你要这么厉害,怎么没见你参加过校学生会呢?”

    郑长平像是被人当众打了一巴掌似的,嘴唇颤抖了几下,没作声。

    听说真是沈同学的照片,不少人围过来抢着看。

    也不用人指出来,有眼的都看出来了,照片上最显眼的那个就是沈同学了。

    “啊呀,怪不得说第二轮题目那么劲爆,她还讲出来了,有说服力喏!”

    “要是我以前有这么同学,我也得搁这边吹牛皮。”

    有人拍了拍郑长平的肩膀:“怪不得你想喝酒嘞,我也理解你啊。一步之遥,落差忽然变大,多难受。”

    郑长平突然站起来了,一把抢回了照片,满身酒气,一脸通红。

    小饭馆里一片安静,大家都看向了郑长平。

    隔壁几桌工人也望过来了。

    十分钟前。

    一群工人吆喝着,也进了小饭馆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附近施工队的,在建造新的写字楼,多少也算个大项目。

    今天是最后验收的日子,工头惯例会请大家去附近划算的小饭馆吃一顿好的。

    他们一进门就听到了那边学生们在争论不休的言论。

    “什么稀奇热闹啊,科大的学生就是有活力。”

    “大学生么,没见过几个姑娘,也正常啦。”

    工地上一帮大老粗,多半家里都有家有口了,现在看这群学生,跟看自己家小孩子似的。不免就也起了一点看热闹的心思。

    话题很快就转变成了大学生了。

    “要是我当年也能读书读出来,现在不比他们差诶。”

    “可拉倒吧,你们”

    “小李工程师,你也是大学生诶,你咋看啦?”一个老工人戳了戳刚去端菜回来的李天舟。

    李天舟放下新加的酒菜,笑笑:“你们看我哪里混的像个大学生咯。成天跟大家一样,戴帽子,抓生产。我都快记不得以前的大学生活了。”

    工人们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“不要紧的小李工程师啊,你回去擦把脸,还是很俊俏的!”

    “对啊对啊,他们是国家栋梁,我们是上梁的也差不多嘛。”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